美团优选将进行新一轮调整。消息人士透露,调整的主要方向是确立省区制取代大区制,并赋予省区负责人运营决策权,同时削弱业务部门的管理权限,区域经营部将被关闭。
此前,美团优选刚进行过一次组织架构调整。几个月前,其客户体验部、商品经营部、区域经营部等都进行了人事变动。美团优选为何进行如此大调整?每日优鲜的前车之鉴,美团优选能否避开风险?

自负盈亏,重组运营模式
此次调整的核心是自负盈亏,各省区有了运营决策权,美团优选给自己重新开了个头。之前的大区制,人员冗余、责任不清、层层汇报、资源重复消耗等问题严重。数据不会撒谎,2022年美团优选累计亏损达284亿元,是美团亏损最大的业务板块。调整传递出“自负盈亏”的信号,表明美团优选需独立经营。
美团优选诞生于2020年7月,被视为“千亿规模”市场的业务,但亏损压力一直存在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美团优选已多次进行人事和业务调整。2020年,美团优选被定为一级战略项目,设立大区负责人,负责华东、华西、华南、华北和华中五大区。美团优选在3个月内拓展20城,成为美团的第三增长曲线。2020年,凭借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,美团优选迅速脱颖而出,团队人员规模超过3000人,覆盖了全国90%的乡镇。
然而,市场占领只是开始,盈利才是终极目标。经历了2020年的高歌猛进,美团优选的亏损压力也越来越受到重视。2021年底,郭万怀接手美团优选,并进行了大规模调整。西北四省业务被关闭,7月,美团优选引入赵友澄,10月调整品牌定位为“明日达超市”。2023年调整继续,人事动荡和架构改变,目标只有一个——盈利。
连年亏损,烧钱模式难持续
美团优选的亏损压力巨大。2020年四季度,美团新业务收入92.44亿元,亏损从11亿元扩大至60亿元。2021年,美团新业务亏损384亿元,其中烧钱最多的是美团优选。2022年,美团新业务收入592亿元,亏损283.8亿元,美团优选成绩仍未达预期。
外部竞争也给美团优选带来压力。社区团购领域仅剩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,但美团优选成绩远不如多多买菜。2022年,多多买菜完成了1800亿元目标,而美团优选仅完成了一半。拼多多时不时打出补贴战,美团优选不愿参与,导致市占率下滑。
除了业务调整,美团优选也多次传出裁员消息。2022年,郭万怀接手后,陈亮被宣布脱离业务一线,转任公司顾问。亏损不能持续,王兴期望的“高质量”增长传递出明确信息。内有亏损压力,外有竞争对手步步紧逼,不赚钱的美团优选必须承担起“赚钱养自己”的重任。

社区团购,没有赢家
王兴曾说,社区团购是十年才有一次的重要机会。然而,目前仅剩美团和拼多多两位玩家,他们没有输,也没有赢。社区团购主要品类是生鲜和日杂,采取用户当日下单,次日自提模式,以降低成本。尽管社区团购被认为是大有钱赚的赛道,但亏损才是常态,盈利的企业极少。
社区团购的竞争对手是生活超市,小区周边有很多小超市,社区团购价格需比超市便宜才有优势。保持低价不易,社区团购的仓储、商品、配送服务增加了成本。前置仓模式需大量设置小仓库,增加了租金和员工支出。当社区团购丧失价格优势时,用户难以形成复购。
阿里和腾讯都尝试过社区团购,京东和滴滴则直接放弃。互联网逻辑在这个市场不灵验,流量补贴、烧钱揽客的标准打法行不通。小型创业公司传出的消息负面居多,如每日优鲜被传资金链断裂,兴盛优选关停多个省市业务。
即使亏损严重,美团优选仍未放弃。社区团购是美团在零售领域较大的战役之一。郭万怀接手后,强调用互联网思维改造零售行业,但效果不明显。在日均单量、市占率、单位经济水平等指标上,美团优选落后于多多买菜。王兴认为,美团优选的优势在于线下团长的控制,但亏损率仍然较高。
进入社区团购,美团优选已无路可退,需用盈利回应。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战役。